助力多动儿童专注,卒中病人康复,数字疗法在这里正走向临床
2021-09-29 公司新闻

申佳 / 健康界

脑科学数字疗法的底层逻辑到商业前景

2020年夏天,孙巍着手筹备成立专注于脑科学研究和中枢神经疾病干预的数字疗法高科技企业CQ9电子(以下简称无疆科技)。

他的搭档之一——无疆科技的科学和技术转化负责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薛贵教授介绍,数字疗法对脑精神类或结构类疾病的治疗,主要策略是对人脑进行直接的,非药物的干预。

诸多脑功能疾病没有非常明确的大脑结构和功能病变,如多动症、抑郁,甚至连阿尔兹海默症初期,也没有非常特异性结构的病变,那么相应治疗不适合通过传统的手术或者电刺激其他的方式来进行。

并且,有些疾病在手术治疗后,可能会带来认知损伤,比如脑肿瘤以及卒中。此时病变的区域很复杂,很难用药物对它进行治疗。因此,孙巍和薛贵教授认识到,数字疗法会在相关脑疾病治疗上发挥非常独特的作用。

但最初寻求投资时,无疆科技被一位投资人认为在做“科学算命”。孙巍说起这一插曲时,好笑又无奈。转至2021年,数字疗法大火,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追逐着包括无疆科技在内的数字疗法创新企业。据悉,无疆科技在9月刚刚完成了Pre-A轮融资,源码资本领投,天使轮投资人线性资本继续跟投、致力于开发眼科、神经和精神系统创新治疗需求方案的医疗技术公司AffaMed作为战略投资人加入了此轮融资。

“我们并没有刻意去做数字疗法,我们致力于去解决脑神经疾病临床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所使用的方法在科学上能证明是有用的,再进一步求证临床上是不是有效——如果能的话,它就有商业化前景,这是我们最早的出发点。”孙巍告诉健康界。

这恰恰契合了当下人们对数字疗法的思考,在苏州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BCG全球高级合伙人吴淳提出,对于数字疗法的产业思考,第一要看在临床上有没有价值,第二则是其商业价值如何体现。

具稀缺性的研究基础

薛贵教授所在实验室长期以来的工作,就是揭示大脑功能的神经基础是什么,大脑结构和认知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什么;以及,如果大脑存在功能障碍,有何干预的方式——特别是非药物干预方式。“这样的研究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构成我们数字疗法科学底层的逻辑。”孙巍告诉健康界。

无疆科技的早期投资人、线性资本董事总经理郑灿向健康界表示,“国内真正在这一领域上有积累的实验室和研究者并不多,所以,无疆科技是具有独特性的,从我的角度看,是有稀缺性的,甚至可以说是投资人一直寻找的目标。”

薛贵在第六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进行主题演讲

过去十多年,薛贵教授团队建成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生基因-脑-行为数据库。“我们采集了3000多个中国成年大学生的数据,而且每个人都进行10小时以上认知功能的测查。其中主要的认知功能,我们都测了一遍,并进行了1.5小时大脑的扫描,以及100万个位点以上基因的测查。”薛贵介绍。

基于这样的数据,建立起的基因-脑-行为图谱,相当于找到了认知和大脑功能基本的干预路径。事实上,很多疾病由大脑不同单元的损伤造成,对其治疗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组合,并能够对不同的人进行个性化治疗。

而通过对大样本数据库的分析,就可以揭示每个人在人群中的位置。“我们脑功能损伤定义的标准,一般是看它是不是低于5%或者10%。有了这样的测量工具和常模,我们就可以对它进行比较精准的功能测查。这比现在医院所用的、基于主观量表式的诊断有了很大的提升,”薛贵教授介绍。

无疆科技提供了一系列数据,研究团队对于儿童进行为时24期的训练,发现对于改善大脑前额叶功能有非常好的效果。特别是薛贵教授团队还发现上述研究可用于改善学生的学业成绩,对于家长,特别是多动症孩子的家长来说,这样一种治疗方案正是所期待的。

基于神经重塑的针对性训练,有效改善大脑功能和成绩

“当我们知道要治疗大脑的哪些损伤,知道用什么办法治疗以后,还想知道用什么样的办法能治疗更快一点。同样,服用药物时能有什么样更好的服用方式,或者什么样的锻炼的方式能够更快。这要基于我们大脑有效学习的原理。”

薛贵教授介绍,这是其所在实验室,在过去十多年主要从事的研究,揭示人脑在什么情况下可塑性变化会更强。“我们发表了原创性的、叫做‘神经激活模式再现’的理论,每一次学习都要尽量大的程度激活这个区域,让神经元处于兴奋的状态,从而改善这个区域的功能。”

独特的临床价值

基于薛贵教授研究的数字疗法,已在与临床医生合作,据孙巍介绍,目前无疆脑智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等国内中枢神经领域顶级三甲医院展开了合作。

以卒中为例,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每年增长达8.3%左右,发病率和死亡率双高。而卒中后的患者,据统计约80%会有一定程度认知损伤,其中50%左右出现非痴呆性的损伤,另外30%存在痴呆型的损伤。

这样的损伤使患者即使生存下来,生活质量也大大降低,不仅影响自身,而且影响整个家庭。薛贵教授痛心地分享了一个案例,自己的高中同学,刚刚才45岁,就在前些天发生卒中,为自己和家庭都带来很大的影响。

事实上,卒中后认知的康复是治疗方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现实情况是,2018年在中国对于卒中后进行的物理治疗大概是187万人次,而进行认知的康复只有7万人次。这一比例仅仅3%~5%。“这里面有相当大的空间,人们已认识到需求很大,但是实际上现在的社会无法满足这样大的需求。”孙巍表示。

同样的,还有常见的儿童精神发育障碍疾病多动症,多动症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符合的注意力分散,不分场合地过度活动或者容易冲动,伴有学习困难和认知障碍,患病率为5.%~7.%。

目前对多动症使用药物治疗,一方面存在很大副作用,比如影响食欲、睡眠和生长发育,另外一方面药物只能改善症状,无法提升认知的功能。基于这样的原因,家长和孩子对药物治疗的依从度非常低,尤其是在中国。

一些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大概有20%的家长让孩子坚持服用多动症药物,而里面有一大部分是没有响应的,或者效果不佳的;到最后,只有不到5%的家庭能使用药物解决多动症的问题。这背后是大量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但数字疗法会让治疗的可及性得到提升,也能够提升治疗的效果。“特别是能够实现更为个性化的,针对每一个人不同认知损伤实现个性化的治疗,同时它也能够在家里进行,降低获取医疗的成本。”孙巍介绍。

孙巍在第六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

如何进行个性化干预?比如,脑卒中的位置不一样,带来的损伤也不一样,多动症虽然说受损的区域比较集中,但是也有不同的亚型还有伴随的问题。“如何进行精准的治疗,针对性诊疗,这样才能发挥数字疗法的优势。”

无疆科技研究团队还发展了已申请专利的“基于认知图谱的认知能力快速评估方法”,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相对全面的测查,后续还会在训练中不断反馈修正,让测查与训练同步进行,实现基于个体的精准评估和治疗。

目前无疆科技与北京六院及深圳儿童医院进行的初步研究数据,已完成100多人入组的临床试验,发现通过为期两个月的训练,患儿有显著的改善。

数字疗法和传统疗法另一不同之处,它还可以实现能够联通医院、家庭、学校的综合治疗模式,这也是数字疗法很大的优势。对于任何一个慢病或者脑精神类疾病的治疗,都是长期的过程,而且要发挥真正的作用,都是需要综合的因素。

“对一个人的治疗就像形成一条亚马逊河,它要通过很多的支流才能汇聚一条大河。”薛贵教授分享了这样一句话。

正如对于症状管理、认知训练和生活模式都可以通过数字疗法来进行,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模式,把真实世界大数据收集起来,无论是医院还是互联网医院的治疗,都能够实现把各个方面紧密联合在一起,实现综合的干预和治疗。

商业价值

2020年7月,以医疗健康资深投资人孙巍博士、脑科学专家薛贵教授、资深的医疗AI产品专家陈晖及医疗运营专家张类波博士为核心,无疆科技搭建起了初创团队。很快,他们得到了资本的认可,获得线性资本第一笔天使轮投资。

郑灿向健康界回忆,这个创业故事里,研究的稀缺性非常显著。研究者需要对病症本身有了解,对病人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有了解,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人脑认知系统的研究上,包括需要大量的实验。

研究一旦涉及到实验,就需要花长时间来积累,因为没有积累,很难真正做出对症的解决方案,所以在郑灿看来,从投资人的角度,谁有这些资源,谁才能有把这事做好的可能。

无疆科技团队基于薛贵教授的研究,则已经成为“时间的朋友”。但如果没有能实现商业化的团队成员,还是并不完整。“好的科学技术其实需要好的方式去转化,需要有真正能运营的人。”

“投资人的关注是全方位的,技术是一环,产品是另一环。”郑灿直言。而成立一年多来,无疆科技目前计划展开包括7个产品的脑神经疾病诊疗管线,包括儿童多动症(治疗)、儿童注意力障碍(筛查)、中风后认知障碍、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 社交障碍(ASD+SAD)、广泛性焦虑障碍、抑郁症。

谈及数字疗法的商业化路径,吴淳提出,在美国,支付介入口是通过商保,但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3~5年,即使数字疗法产品上市以后,医院还是第一道关口。“面对入院,就或许会从临床问题变成商业问题,比如如何定价。”

数字疗法要得到医保的认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这之前,靠个人支付以及跟商业险的合作,是更为现实的数字疗法支付方式。

同时,吴淳提醒,目前关注数字疗法赛道的,还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医药厂商的数字化创新。

事实上,无疆科技已展开与药企的合作。9月上旬,无疆科技与致力于满足全球眼科、神经和精神系统疾病治疗需求的临床阶段创新生物医药公司AffaMed Therapeutics,共同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就推动数字疗法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深入合作。战略投资人、AffaMed 首席执行官赵大尧博士认为,作为在认知行为、生物反馈和神经振荡等领域已获得优异临床表现的新疗法,数字疗法为治疗不同领域的疾病带来了更多可能。与无疆科技的战略合作,将实现技术研究、临床应用和商业开发的强强联合,引领并加速推进和数字疗法在国内的创新和落地。

尽管在筹备之初,曾被个别投资人质疑是“科学算命”,但在2021年的三四月份以后,孙巍发现,“形势有了非常大的转变”。“愿意主动来找我们聊聊数字疗法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也不一定是商业目的,而是希望进行学习和交流,我能直观感受到大家都在关注数字疗法了。当然,越来越多希望与我们合作的伙伴,比如药厂在找我们。”

“不管是从科研投入,还是从产业化看,针对脑神经疾病的数字疗法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方向,为此,我们组建了一支兼具科技创新与运营能力的跨专业创始团队。无疆科技也获得了各相关领域的一线的专家的认可与帮助。”孙巍表示。

第六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的热烈讨论(中为孙巍)

越来越多的力量正在加入这一新兴领域,在第六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医药创新数字化推进办公室主任孙喆介绍,“近期,中国药促会通过重要的议案,将在中国药促会之下成立医药数字化与疗法专业委员会,我们希望吸引这个行业的专家学者,大家共同参与这个领域,把这个事情做好”。

“我们选择脑神经疾病这一领域,而且我们的解决方法是使用软件实施,符合了数字疗法的趋势。目前,行业里说起数字疗法还是个很宽的概念,而狭义上的概念,正是如我们这样,直接用软件来干预人类的疾病。”孙巍表示。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