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疗法大风吹,三大治疗领域都有哪些公司在飞?
2021-08-30 行业新闻

近年来,数字疗法在海外市场迎来了蓬勃发展, Voluntis、Pear Therapeutics等数家企业相继获得大额融资。数据显示,到2021年年初,有近30个DTx产品获得FDA等权威机构的相关批准。

而在中国,数字疗法虽然刚刚起步,但这一领域已具有极高的关注度。近日,布局精神科数字疗法的望里科技曾获得数千万元融资,妙健康、微脉和数愈医疗等企业也成为国内首批获得国际数字疗法协会(DTA)认证的中国企业。

就目前而言,数字疗法的主要临床应用分为三大领域,分别为肿瘤治疗领域、慢病治疗领域和精神类疾病治疗领域。微脉AI数字疗法中心总经理万马告诉健康界,在这三大领域中,中国企业与国外相比,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落差,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企业还处于领跑者的地位。

那么截至目前,数字疗法在三大领域呈现出怎样的竞争态势?国内外有哪些企业已在这三大领域先行布局?健康界进行了深入分析。


肿瘤治疗领域:尚未形成全面的竞争态势

肿瘤领域是数字疗法首先获批临床的领域之一。2019年8月,首款肿瘤学数字疗法Oleena软件获得FDA批准。

研发企业法国医疗软件开发公司 Voluntis指出,作为首款获FDA批准Ⅱ类医疗器械软件,Oleena软件可用于多种癌症适应症。该软件可实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与病情进展,并为患者提供腹泻、疼痛、恶心和呕吐等癌症治疗副作用的自我管理建议。

同时,Oleena还将记录数据反馈给医疗机构,以便医生进行远程监控和病情分析。该软件提供的信息可帮助医院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高效及时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支持的目的。

国内在此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属于零氪科技旗下的数愈医疗。数愈医疗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凯申告诉健康界,目前临床对于肿瘤创新药和治疗方案的需求迫切,不仅需要在院内由医生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开展诊断、治疗领域的创新,还需要在院外关怀患者,改善患者康复体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完善医疗支付方式等。

为此,数愈医疗建立院外患者管理平台,为患者提供口服用药追踪、药物副作用记录等院外治疗管理,以及包括康复支持、康复护理等在内的院外康复管理。一方面改善肿瘤患者对用药规范的认知,另一方面解决患者看病难、就医远的问题,提高院外随访、复查复诊黏性,提升患者生存获益。目前,数愈医疗科技已针对自研的肺癌数字疗法管线开启有效性验证。

除数愈医疗外,我国第一个推出癌症精准诊疗互联网医院的企业——至本医疗也在布局数字疗法。至本医疗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凯表示,如果能够把每个癌症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数字化和结构化,通过对基因检测形成的大数据进行结构化整合和全面分析,将个例治疗扩展为可复制的创新治疗策略,那么将对癌症治疗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目前在肿瘤治疗领域,并未形成全面的竞争态势。国内只有数愈医疗和至本医疗两家企业在这条赛道上前进。究其原因在于,相较于其他领域,数字疗法在肿瘤治疗领域上的临床应用场景还较为狭窄,且需要严苛的技术去护航。


慢病治疗领域:资本青睐成熟企业

与肿瘤领域所不同的是,慢病领域是国内外数字疗法企业竞逐最多的赛道之一,也是数字疗法最先涉及且最容易进入的细分领域。究其原因,还是入局相对简单,微脉AI数字疗法中心总经理万马告诉健康界,相对于其他的治疗领域,数字疗法在慢病领域的的治疗相对简单,有前例可循,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

当然,除了涉及慢病领域相对简单这一优势外,数字疗法在全球范围内首先应用在慢病领域的另一大原因是慢病领域的患者人口基数相对较多。例如在中国,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高血压患者2.45亿,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心病的患者1100万,糖尿病患者约有1.14亿,可见中国慢病患者基数庞大。

更为重要的是,糖尿病、高血压、哮喘等典型慢病无法通过药物得到根治,目前最佳的干预措施是对患者的饮食、运动、用药等进行多方面的自我管理,这也要求患者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储备,并且能够清楚掌握自身病情变化以及具有较高的依从性。

正是由于在慢病领域的前景可期,资本市场也有许多热钱涌入。2020年数字疗法慢病治疗领域融资在全球超过了62起,累计融资近16亿美元,同比增加60%;而单笔融资平均融资金额已超过2500万美元,远超2019年的近1800万美元。

而在我国,目前在慢病治疗领域竞逐的数字医疗企业有八家之多。其中在融资方面,2019年健康有益、妙健康、壹心理、智云健康等数字疗法企业均融资成功,且妙健康和智云健康分别完成C轮和D轮融资,融资金额分别为5亿人民币和1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资本投注重点也有所转移,不再集中于初创公司。例如国内B轮及以前融资项目占比成为历史新低,类似于妙健康和智云健康等处于C、D轮融资的企业更为吸金。而这些企业都有着相类似的特点,那就是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商业模式和一定客户规模。

妙健康高级副总裁罗晓斌告诉健康界,妙健康构建了一整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慢病生活方式干预数字疗法平台。目前,在应用场景上,妙健康的数字疗法主要针对慢性病,目前已研发出针对糖尿病、高血压、医学肥胖三类人群的数字化慢病生活方式干预平台,人工与AI相结合,通过数据采集、疾病风险预测分析、健康干预构成“主动干预技术”的主要内容。

智云健康相关负责人则告诉健康界,智云健康则凭借自主研发的医院SaaS系统智云医汇、药店SaaS系统智云问诊、智云互联网医院以及智云健康App,已链接起医院、药店、社区、家庭等不同健康管理场景,对产业链上各个协作方进行数字化赋能,并通过创新、可规模化的解决方案形成网络生态效应,最终提升慢病管理效率和能力。

在慢病治疗赛道,走在最前面的是成都尚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11月,该公司研发的慢病治疗的数字疗法产品——术康APP通过了国家药监理局(NMPA)批准上市,作为处方由医生为患者直接开具,也揭开了中国数字疗法的序幕,进一步打响了在此领域各家企业进一步争食的先声。


精神疾病治疗领域:抑郁症治疗成突破口

在精神科领域,数字疗法亦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据WHO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各类精神障碍患者(抑郁症、狂躁症、精神分裂等)超3.8亿人,而针对各类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方法依旧以药物为主。

但是,药物治疗不仅存在服药依从性的问题,还存在药效不乐观的问题。以抑郁症为例,只有37%的患者对服用的药物有效。此外,药物治疗还有绕不开的副作用。而新兴的数字疗法则通过医生的远程支持,实现了使用数字解决方案来改变患者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治疗精神障碍。相比之下,数字疗法在精神障碍患者的个性化治疗中展现出了突出优势。

由此可见,与肿瘤治疗领域相类似,在精神类疾病治疗领域入局的数字疗法玩家也不多,其中在海外,日本医药巨头武田制药在此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早在2017年,武田制药的美国全资子公司就与美国的科技企业 Cognition Kit 达成研究合作,在 Apple Watch 上安装特别设计的应用程序,来监测和评估抑郁症患者对自我心理健康状态的认知能力。

这款可穿戴设备与抑郁症管理的结合,并不是武田制药在数字化医疗上的第一次尝试。2011 年 11 月,武田制药宣布与数字医疗公司 Koneksa 达成合作,致力于将数据技术应用在临床试验。2016 年 9 月,武田制药推出可穿戴数字技术试点计划,专注于炎症性肠病管理,与德州消化疾病顾问机构(TDDC)和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VUMC)合作,在可穿戴手表上安装 iBData 程序,实时跟踪患者症状及其生活方式,通过数据反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巨头之外,初创企业也在此领域获得了巨额投资。例如,作为全球第一家获得FDA批准的数字疗法处方的精神医学公司,Pear Therapeutics在2015年获得首轮融资后得到了便飞速发展,于2020年6月获得了FDA的突破性创新器械认证,成为数字疗法联盟(DTA)的创始企业之一。

而从轮次分布来看,2016年以来抑郁症数字疗法公司主要集中在种子轮到A轮的早期轮次,说明不断有该领域的新公司诞生。值得一提的是,抑郁症数字疗法领域从C轮和D轮的融资事件也多达8起,更有Neuronetics已经在纳斯达克完成IPO,说明该领域仍有较为成功的商业模式值得借鉴。


其他治疗领域:融资冷冷清清

除了上述三大治疗领域之外,眼科疾病、皮肤病等治疗领域也都有一些数字疗法企业涉猎。例如在眼科疾病治疗领域,涉入的玩家有视欣和多宝视,但这两家企业目前并无任何融资信息。

而在皮肤病治疗领域,咏柳科技是细分赛道的领跑者。相较于眼科疾病领域资本市场的冷清,皮肤类疾病在数字疗法领域的融资点燃了一支小小的火苗。

2021年四月,咏柳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咏柳旗下目前已拓展面向皮肤疾病领域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综合平台、针对特定皮肤疾病的病程管理平台,以及面向机构、科室、行业合作伙伴的智能化专业学术互动平台。

和前文的三大治疗领域相比,这些更小的细分领域,因缺少玩家竞逐,因此略显冷清。不过,更少竞争对手的赛道,或许更能让企业另辟蹊径,拥有壮大自己的市场机会。

Sitemap